這些年,手機行業(yè)一直在大家的見證下成長,2015年亦是如此。阿里入股魅族,360、酷派、樂視的三角戀,手機生態(tài)以及新品牌的加入都讓這一年的手機行業(yè)比以往更熱鬧了。
除此之外,四新秀“花旗小妹”在雙十一期間的興起,不僅取代了傳統(tǒng)的“中華酷聯”,讓大家看到手機行業(yè)的變數和無限生機。上游供應鏈倒閉、運營商提速降費、發(fā)展4G+,以及Qualcomm驍龍820芯片的發(fā)布,也都成了大家茶余飯后的必聊話題。
2015年整個手機行業(yè)偏向整合,阿里入股魅族、360/奇酷/樂視的三角戀,甚至是供應鏈進入寒冬都是“整合”現象的體現。而我們選出以下十大話題,不僅是因為熱度高,跟因為這些話題對2015年手機行業(yè)有比較大的影響。從這些話題事件中,我們看到了今年手機格局的一些新變化,也對明年手機行業(yè)的發(fā)展方向有了提前的預測。接下來正式進入2015年十大話題的終極盤點,好戲不容錯過。
1、阿里入股魅族
今年2月,阿里以5.9億美元入股魅族,雙方就此正式聯姻,成為了流傳在行業(yè)內的一段佳話。這一次牽手,還同時促成了魅族的爆發(fā)式成長和阿里YunOS系統(tǒng)的進一步普及。
魅族迎來爆發(fā)式成長
有了阿里這顆大樹后,魅族便大力擴充產品線,并先后發(fā)布了魅藍、魅藍note 2、魅族MX5、魅藍2、魅族PRO 5以及魅藍metal等六款新品。其中全新PRO系列體現著魅族進軍高端市場的決心,魅藍metal則推動全金屬材質進入千元機市場。
有產品做保障,魅族的成長也就有了根基。數據顯示,魅族在2015年的增長有兩方面,其一為魅族線下專賣店從2014年的1000家增長到2015年的2000家,相比于同行業(yè)友商來說這絕對不是小數目。其二,跟往年叫好不叫座的幾百萬銷量相比,2015年魅族手機總銷量突破2000萬臺,同比猛增了350%,終于具備與華為、小米比拼的實力,也不再是叫好不叫座的“小而美”的廠商了。
阿里YunOS的普及
當然,在這場名為聯姻的交易下,受惠的不僅僅是魅族,還有阿里。在2015年我們看到,魅族開始為自家手機配置YunOS系統(tǒng)。雖然魅族旗下搭載YunOS系統(tǒng)的產品數量并不是很多,但依靠魅族品牌的口碑,YunOS系統(tǒng)逐漸被大家熟知。而未來,估計會有越來越多的魅族手機使用YunOS系統(tǒng)。為推廣自家產品,阿里也應該很樂意將這樣的智能機打造成天貓平臺上的爆品。
另外,根據市場調研公司賽諾發(fā)布了《智能操作系統(tǒng)影響中國手機行業(yè)格局的重要因素》的調研報告,2015年國內智能機市場Android份額預計81.36%,iOS份額預計11.00%,而YunOS份額預計達到7.10%,超越了微軟Windows Phone以及BlackBerry等小眾操作系統(tǒng),進而成為了中國第三大移動操作系統(tǒng)。YunOS經過五年的技術積累,在2015年也實現了爆發(fā)式增長,YunOS手機用戶也已經在今年突破4000萬。
2、酷派、樂視、360三角戀
2015年6月,酷派集團發(fā)布公告稱,樂視成為酷派集團第二大股東。在酷派公告發(fā)出后不久,已與酷派成立合資公司的紅衣教主周鴻祎在朋友圈對此事作出了回應,將這場三角戀推向了高潮。
和解是做好的結局
從紅衣教主和酷派集團集團董事長蔣超的互罵開始,360和酷派雙方的戰(zhàn)爭就鬧得轟轟烈烈。盡管雙方撕得很慘烈,但最終這場婚姻保衛(wèi)戰(zhàn)還是以和解劇終。不過仔細回味,和解似乎是這場戰(zhàn)爭最好的結局。因為360和酷派沒有誰是真正的贏家,至少360公司董事長兼CEO周鴻祎和酷派集團董事局主席郭德英都認為,新的協議是一個雙贏的解決方案。
表面上持股75%的奇酷股份,360贏得了奇酷的主導權,但實際上和解最終的原因,或是360和奇酷都離不開酷派。簡單的說,如果徹底與酷派鬧翻,奇酷科技就面臨著失去酷派在供應鏈、產品研發(fā)等方面的支持。同時無休止的戰(zhàn)爭也只會讓雙方精疲力盡,出于對各自業(yè)務的考慮,和解是最好不過的結局。
裂痕不易修復
對于本就是利益相關的360和酷派,和解協議只是讓彼此之前的隔閡不再加深,卻不能從根本上限制對方的行為舉動。和解之后,樂視跟酷派、ivvi的合作越發(fā)緊密,酷派的天平似乎已經開始傾向樂視。反觀幾乎歸屬于360的奇酷,則是在和解后確定了大神和奇酷兩個品牌的定位,奇酷主打2000元以上產品,而2000元以下則交給了大神,從這點來看大神品牌已經被納入奇酷門下了。
不難看出,和解之后的360奇酷和酷派開始各玩各的,已然沒有了夫妻之實。而一團和氣的表象下,360奇酷、酷派和樂視之間仍存在不確定的潛在矛盾,一旦觸及某一方的底線,就有再次爆發(fā)戰(zhàn)爭的可能。
3、手機廠商開始玩兒生態(tài)
從2015年開始,手機行業(yè)已經不再以拼硬件為主,而是從硬件過渡到了現在的“生態(tài)”。在過去的一年中,不少廠商大玩生態(tài),暢談生態(tài)理念,似乎與手機相關的企業(yè)不玩生態(tài)就落伍了。
樂視生態(tài)玩的不錯
之所以先聊樂視,是因為樂視提出的“手機生態(tài)”在圈內更出名,而且樂視本身就是打著生態(tài)的旗號進入手機領域的。今年3月,樂視董事長賈躍亭宣布了其打造“首個手機生態(tài)”的計劃,樂視認為,只有平臺+內容+應用+終端之間的化學反應,才能被稱之為生態(tài)。
隨著樂視超級手機的發(fā)布,以EUI為核心,樂視生態(tài)形成了一種應用+內容+平臺+智能硬件的閉環(huán)模式。樂視同時還以推出以量產成本甚至低于量產成本的定價方式,通過購買會員降低硬件價格的模式,在被其定義為“移動生態(tài)年”的2015年取得了極好的銷量成績。
生態(tài)概念很虛
其實就像樂視所說的一樣,2015年確實有不少廠商推出了自定義的“生態(tài)”。在樂視手機發(fā)布之前,魅族、小米都建立了自己的生態(tài)圈理念。魅族推出的LifeKit智能平臺,將系統(tǒng)權限向所有廠商開放,以一種撒網的模式將生態(tài)滲入到生活、娛樂、健康以及工作當中,把格局開的更大。而小米則是以與樂視相似,以終端為切入口建立智能生態(tài)圈。
除了魅族、小米之外,還有一些品牌也玩起了生態(tài)。但事實上,生態(tài)很虛,用戶看不見摸不著,更不能像體驗硬件那樣去親身感受,相信有一大部分用戶根本就不能真正的理解生態(tài)的概念。同樣與手機相關,生態(tài)的真實感遠不如硬件。
放眼2016年,以樂視為首,手機領域內的廠商們應該還是會繼續(xù)生態(tài)布局。當這個概念在手機領域大熱一年之后,圍繞著“生態(tài)”廠商們又會帶來哪些實質性的東西,生態(tài)還會給廠商帶來多少利潤,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4、國產廠商的崛起
就2015年而言,無論是海外市場還是國內市場,國產手機廠商都非常活躍,勢頭蓋過了不少國際大廠,成為一眾國人買手機時的首選。
新品牌的加入
前面我們已經說了,2015年有不少新興品牌來攪局,這之中不乏奇酷、樂視這樣擁有雄厚互聯網背景的廠商,同時也有ZUK、藍魔這些擁有一定基礎實力的新晉品牌。這些公司的加入,給國內手機市場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讓手機市場的競爭再加劇。俗話說,有競爭才能有進步,新品牌的誕生推動著行業(yè)的發(fā)展,而這些新品牌自身也借著不俗的實力,為國內手機行業(yè)的崛起貢獻了一份力量。
海外廠商遭遇困境
在國產新品牌和傳統(tǒng)品牌的激烈沖擊下,2015年一些海外廠商并不好過。拿三星、HTC、索尼這些曾經輝煌現在連續(xù)幾個季度虧損的國際大廠來說,其智能機在國內市場的口碑和購買力都大不如前。造成這種現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國產廠商的影響。2015年,國產廠商在設計、研發(fā)實力,以及創(chuàng)新、對供應鏈操控方面都有加強,同時國產品牌也在價格上具備非常大的競爭優(yōu)勢。
把戰(zhàn)場從國內轉變成海外,可以說是國產手機崛起的另一體現。中興在美國市場仍然強勢,華為在歐洲市場具備不俗的表現,聯想通過摩托羅拉品牌也開始進軍海外市場,其他國產品牌蜂擁進軍印度市場,都是2015年國產廠商在戰(zhàn)略上的一大改變。而根據目前國內市場的格局,海外廠商的位置比較尷尬,如果再不積極突破,考慮轉變,市場前景堪憂。
5、手機廠商大戰(zhàn)雙十一
每年雙十一,熱鬧的不僅是大家,還有手機廠商。年復一年的拼殺,廠商們最希望能借雙十一來證明自己,而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以更低的價格拼更高的銷量。
回顧今年的雙十一,手機廠商做了一些有趣的事情。今年10月,手機圈里共有大大小小二十余場發(fā)布會,其中大多數以發(fā)布新機為主。這背后廠商的目的很顯而易見。在10月發(fā)布新機,無疑是廠商在為雙十一大促做準備,他們希望在雙十一期間旗下能有更多的產品在線上銷售,以此來增加各品牌的銷量。
值得一提的是,紛紛推出新機后,廠商們的銷量確實都各有千秋。以天貓的銷量為例,2015年雙十一,小米手機在小米天貓旗艦店的銷售額達到12.54億元,連續(xù)三年第一。榮耀手機為天貓雙十一手機品類銷售額第一,魅藍 metal是天貓最快破億單品、手機品類排名前三,360奇酷手機則在天貓雙十一銷量排名第四,樂視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不過說實際的,雙十一終究只是一場大促,手機廠商將產品的價格壓到最低,除了彰顯自家的銷量實力之外,不能體現產品本身的價值。在過去的這一年里,國產廠商們都提出了要進軍高端市場的計劃,然而一場大促,卻將手機的價格降得不能再低,大家好像都在雙十一的時候忘了要邁進高端市場的計劃。
6、國產廠商四新秀---花旗小妹
在2015年的雙十一過后,花旗小妹這個新名詞出現了,這四個字分別代表著華為、奇酷、小米、魅族這四家廠商。從以前的中華酷聯到現在的“花旗小妹”,象征著手機市場格局在逐漸的轉變。
國產廠商新生代
其實嚴格來說,“花旗小妹”并不是整個產品線的成績,而是在特定的品牌下才能成立的概念,實際上“花旗小妹”是從雙十一爆紅的榮耀、紅米、360奇酷、魅藍這四個品牌擴展而來的。
但不可否認,花旗小妹在2015年的表現都非常突出。按入行時間,華為、小米、魅族都是老兵,旗下都擁有完整的產品線,能夠在一年之中同時向高端、千元機市場進攻。根據2015年雙十一的數據,榮耀5X、紅米系列、魅藍系列這類千元機是助長這三家銷量的中堅力量。從高端市場的布局來看,華為有Mate 8、Mate S等競爭力極強的旗艦,魅族也有新推出的PRO系列。
至于360奇酷這個品牌,算是2015年雙十一的一匹黑馬。雖然在手機市場還只是個新手,但憑借著雙攝像頭和360 OS安全系統(tǒng),360奇酷手機在雙十一殺出了重圍,在天貓銷量排行榜上位居第四名,可以預見其潛力很大。
“花旗小妹”不等于新格局
從某種意義上,花旗小妹這一名號的誕生體現了當下手機市場的一些變化,但從大局來看花旗小妹還不是新格局的最終版。在2015年,手機圈還有樂視這樣具備雄厚互聯網內容資源的廠商,而且其業(yè)績表現同樣突出,不容忽視。
另外,要知道花旗小妹是在雙十一通過電商平臺,以及線上銷售脫穎而出的,但轉向線下銷售的話,格局就要變了。一向主攻線下市場的OPPO、vivo、金立都擁有相當高的市場份額,而聯想、酷派等老牌廠商更是在線下渠道有著多年的經驗。所以,光憑花旗小妹來評定新的市場格局,理由并不充分。放眼以后,花旗小妹或各自飛黃騰達,但以眼下來看,花旗小妹還不能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征。
7、上游供應鏈寒冬
前幾年,上游供應商們也是依靠著市場的大熱,掙得盆滿缽滿。不過今年,一些上游供應商已經再難維持生計了。從10月份深圳福昌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倒閉,再到不久前中天信電子破產,中國手機供應商似乎集體進入了寒冬。
智能機增速減緩是影響上游供應鏈倒閉的原因之一。根據統(tǒng)計,2015年智能機的出貨量與以往相比增速明顯下降,也就是說智能機開始進入存量市場,不需要再大量生產,而以手機廠商需求為標準的供應鏈們也就缺少了提供生產力的機會。
一般接觸過上游供應鏈的人都知道,供應鏈行業(yè)單純依靠手機廠商的訂單生存,正因為這種依賴性,手機廠商的發(fā)展決定著上游供應鏈的命運。在2015年,各大廠商都打起了價格戰(zhàn),一些高配低價的千元機橫空出世。廠商們大打價格戰(zhàn)的同時為了不虧本,開始降低供應商的代工價格,這也直接影響了供應鏈的營收和利潤。
縱觀2015年整個產業(yè)鏈的情況,離不開“合并”二字,以往的競爭對手在2015年成為一家人已經不再是天方夜譚。而整個產業(yè)鏈的整合,說明現在的市場需求已經接近飽和,這無疑是給供應鏈減輕了工作壓力,但也把其推向了懸崖。
8、Qualcomm再戰(zhàn)高端市場
在過去的2015年,除了大規(guī)模商用的驍龍810之外,Qualcomm 2015年初推出了驍龍620/618,年末發(fā)布了驍龍820等三款立足高端的處理器,看樣子已決心于2016年再戰(zhàn)高端市場。
驍龍820
驍龍820是首款采用自主設計ARM 64位架構的處理器,它內置了四個Kryo CPU,并采用三星14nm FinFET工藝,整合Adreno 530 GPU和X12 LTE調制解調器,支持全網通4G+。這顆強芯在安兔兔跑分高達13萬多,超越了搭載麒麟950的華為Mate 8以及搭載三星Exynos 8890處理器的魅族PRO 5,更是比前代驍龍810的性能提升了一大截。
Qualcomm表示,已經有70多款驍龍820終端正在設計中。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明年絕大部分旗艦機都會選擇采用驍龍820處理器。不過,從今年聯發(fā)科的崛起來看,明年Helio X20勢必會與驍龍820進行正面較量,而聯發(fā)科在明年依舊會是Qualcomm最強有力的對手。
驍龍620/618改名驍龍652/650
由于驍龍620/618處理器在調制解調器、處理圖形以及拍攝方面都超越驍龍61X系列,最終Qualcomm選擇將這兩款采用Crotex-A72架構CPU的處理器改名為驍龍652和驍龍650。驍龍652/650都集成了X8 LTE鏈接,支持Cat.7、全網通和盲插,能提供4G+網絡,支持全攝像頭和4K視頻拍攝與播放功能,在調制解調器和圖像方面也都獨具優(yōu)勢,目前三星Galaxy A9是首款搭載驍龍652處理器的智能機。
依舊不能掉以輕心
以往,在高端旗艦處理器上,Qualcomm僅以驍龍800系列作為強弓。雖然驍龍800系列能夠在旗艦市場占領至高點,但就今年的千元機市場而言,Qualcomm的驍龍600系列的實力不敵Helio X10,因此導致在2015年大多數時候都是驍龍810在孤軍奮戰(zhàn)。
另外,即使是明年有大批驍龍820機型問世,也并不代表2016年Qualcomm就能獨霸一方。聯發(fā)科、三星、華為旗下的高端芯片,都具有不錯的性能,同時這些“對手”也在緊鑼密鼓的布局中端市場,在群星薈萃的局面里,Qualcomm想要確保龍頭老大的地位,需要面臨的挑戰(zhàn)并不少。
9、督促運營商提速降費
回顧2015年具有話題性的事件,“提速降費”一定是必提之一。應國務院要求,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2015年5月15日出臺提速降費方案;12月工信部表示,截至10月底,我國固定寬帶和移動流量平均資費水平下降幅度已超過50%、39%,提前完成提速降費年度目標。
客觀上講,自推出提速降費方案后,運營商還是做了一些實質性的工作。比如“固定套餐當月剩余流量不清零,可以轉到到下月”、“平均資費單價大幅下降”,不同程度上都有相應的降費政策。但總體上,運營商對提速降費的落實似乎并不積極,因為在執(zhí)行降費同時,又要保證利潤增長,對運營商來說不是一件容易事兒。
而用戶之所以對運營商的提速降費方案不滿,實際上還是不能體會到提速降費帶來了哪些優(yōu)惠。運營商針對“提速降費”推出了2G、3G免費升級4G的方案,但由于4G時代大家對流量的需求更多,在經過一系列的套餐疊加后,用戶的消費只會增加而不會減少,既不能體現提速降費的優(yōu)惠,更讓大部分用戶產生了心理排斥。另外,在執(zhí)行“提速降費”之后,用戶不能明顯感覺到固網和移動上網速度的提升,這種消費和體驗的偏差,讓大家誤認為出臺的提速降費方案是運營商的把戲,是一種借機提速來漲價的“手段”。但實際情況可能是,隨著速度的提升,用的越多花的越多,反而讓降費的效果不明顯了。
2015年是提速降費落實的第一年,凡事都講究“慢慢來”,估計2016年運營不會再持續(xù)大幅度下調資費,而是進一步提高上網體驗,這可能會成為明年運營商主抓的重點。
10、三大運營商重推4G+
說到了運營商和4G網絡,那就有必要再提提“4G+”。2015年4G網絡逐漸走入大家的生活之后,三大運營商又在“4G+”這個新概念名詞兒上展開了較量。
4G+是在4G基礎上的優(yōu)化網絡
現在我們說的4G+,實際上是運營商在原有4G網絡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網絡頻譜,優(yōu)化網絡質量,提升網絡上行和下行速率而打造的一種新網絡。4G+利用的是載波聚合技術,該技術能將多個載波聚合成一個更寬的頻譜,同時將不連續(xù)的頻譜碎片聚合到一起,能加速標準化進程和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LTE設備以及頻譜資源,實現更快的下載速度和更好的使用體驗。
三大運營商齊齊步入4G+時代
在一開始,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是4G+方面競爭的主力。中國移動部署的4G+網絡,峰值下載速率由原來的100Mbps可提升到330Mbps,上行速度也能達到50Mbps。中國電信部署的“天翼4G+”網絡,峰值下載速率則為300Mbps。2015年12月,中國聯通發(fā)布“沃4G+”,其雙載波聚合的峰值速率下行已經超過300Mbps,上行已超過75Mbps,至此國內三大運營商齊齊進入4G+時代。
未來4G+的發(fā)展可能是不同節(jié)奏
在過去的一年我們看到,移動仍擁有著國內大部分的用戶群,相比而言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的勢力較弱。由于中國移動一直比較強勢,讓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倍感壓力,所以讓后兩者在2015年以一種“抱團取暖”的方式聯合起來對抗中國移動,而分幫結派的結果最終導致未來三大運營商在“4G+”的部署上,節(jié)奏會完全不同。
中國移動依舊堅持五模終端,兼顧TD-LTE與FDD雙網共存,享受網絡制式與成本的優(yōu)勢;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為了區(qū)分于移動4G的概念,將一同推動“六模全網通”的標準,聯通還將與電信共享4G網絡資源。聯通和電信這種做法無疑是想聯手打“怪獸”,但誰的市場反響更好,只有在4G+網絡落實后才能分出個勝負了。
總結:回顧2015年,我們會發(fā)現在過去的一年中,國產品牌正在迅速的崛起,樂視、奇酷等新品牌的加入,更新了手機圈的格局,更為這個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鮮理念。不過在以上這十個話題以外,伴隨著手機廠商們在技術研發(fā)上的成長,華為麒麟950處理器的問世、多款無邊框技術新機的發(fā)布,也都給大家?guī)Я瞬恍〉捏@喜。
2015年,上游供應鏈進入寒冬,也有一些小型手機廠商宣告倒閉,比如大可樂、原點手機等。這是一個發(fā)人深省的現實,告訴我們在表面照舊的行業(yè)中,一些技術不足、資金不足的小企業(yè),在手機圈的大光環(huán)下過著似是而非的日子。
事實上,包括手機廠商、產業(yè)鏈以及運營商在內,想要在大規(guī)?!罢稀钡氖袌鲋虚L期生存下去,除了要打出響亮的品牌,還要盡量去迎合市場的變化,學會以智取勝而不是力敵。至于2016年,我們期待新晉品牌和已經成熟的大廠商能帶來更精彩紛呈的表現。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關于CNMO | 聯系我們 | 站點地圖 | 精英招聘 | CNMO記事 | 家長監(jiān)護工程 | 舉報不良信息
Copyright © 2007 -
北京沃德斯瑪特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發(fā)郵件給我們
京ICP證-070681號 京ICP備09081256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6320號